AT&M视界

  • 基于网格分析法的典型汽车冲压件成形缺陷分析

    谢文才;王石;邰伟彬;朱士凤;

    用AutoGrid网格应变测量系统对某轿车侧围加强板开裂区域进行了应变测量,并将应变点数据与材料成形极限曲线(FLC)相比较,分析了板材的成形性能,找到了开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艺改进方案及板料优化方案。

    2013年06期 No.294 1-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6 ]
  • 一种汽车方孔传动轴的冷挤压成形技术

    杜鹃;彭树杰;姬程程;

    介绍了一种轴端带方孔的汽车方孔传动轴的冷挤压成形工艺,设计了该零件的冷挤压成形坯件及其冷挤压复合成形模具。运用Deform-3D数值模拟分析软件建立了该零件冷挤压成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并根据模拟结果对冷挤压成形模具进行相应的优化改进,确定出最终的模具结构与尺寸。

    2013年06期 No.294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1 ]
  • TRB差厚板在汽车前纵梁上的应用

    王艳青;李军;陈云霞;

    用柔性轧制技术得到的TRB差厚板为汽车轻量化开辟了新的用材途径,为了推广TRB差厚板在奇瑞新车型上的应用,对TRB差厚板进行金相组织观察、拉伸和硬度测试及分析,并对冲压工艺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TRB差厚板过渡区组织为铁素体加少量珠光体;过渡区的硬度随着厚度的增加(即轧制方向)而降低且成线性变化;薄区的强度、硬度均高于厚区;用TRB差厚板冲压出的某车型前纵梁零件,其冲压性能良好。

    2013年06期 No.294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5 ]

生产现场

  • 折边胶在汽车门盖制造中的应用

    王晓宁;马立业;刘忠华;

    为提高汽车车身"五门一盖"的外观质量和防腐、密封性能,折边胶粘接工艺已逐步替代焊接方式用于"五门一盖"包边后的连接。介绍了折边胶的分类方法和使用工艺等内容。实际生产经验表明,合适的涂胶形状、固化工艺和正确的涂胶量等对保证门/盖包边质量和降低制造成本等有重要作用。

    2013年06期 No.294 14-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1 ]
  • 车头翻转扭杆失效分析

    裕莉莉;鹿云;张炜;杨福平;

    为解决某车型开发试制阶段中车头翻转扭杆断裂的问题,采用化学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及硬度检测等方法,对车头翻转扭杆进行失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扭杆开裂为典型的组织应力类型的淬火开裂,裂纹与扭杆表面纵向分布的拉拔损伤凹痕有对应关系。建议从淬火工艺上查找扭杆失效原因,同时考虑表面损伤对淬火开裂的影响。

    2013年06期 No.294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6 ]
  • 整车应力释放的新工艺方法

    付振学;张旭东;孙维维;

    各大汽车生产企业在整车应力释放的工艺上多采用车辆下线后通过颠簸路段减少汽车底盘装配时形成的应力。本文重点介绍通过颠簸机构实现应力释放的新工艺方法,即在车辆不起动的情况下通过颠簸机构消除底盘应力,实现对扭杆调高类车型的整车应力释放,从而使汽车具备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安全性,降低对厂房有限空间的要求,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

    2013年06期 No.294 20-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0 ]
  • 电泳漆锐边腐蚀现象的研究

    杨光伟;王纳新;

    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电泳漆的锐边防护效果,探讨了锐边处电泳漆膜耐腐蚀性优劣的评价项目和评价方法,以期为最终解决汽车点焊缝和折边边缘等容易发生腐蚀部位的防护问题提供技术储备。

    2013年06期 No.294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9 ]

材料应用

  • 商用车中冷器出气管路塑料化的研究

    朱熠;张彦彪;

    详细介绍了商用车中冷器塑料管路的开发研制过程。通过对中冷器出气管路塑料化的研究,将尼龙弹性体和聚酯弹性体等新材料首次应用到商用车上,以经吹塑成型的大口径三维形状管路类承压耐高温零件代替金属和硅橡胶复合管路,达到了降重和降成本的目的。

    2013年06期 No.294 28-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7 ]
  •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测试条件的试验研究

    许丽;

    以几种改性PP材料为试验对象,按照不同测试标准、在不同条件下测试了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值,并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测试条件对负荷变形温度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种材料选择不同负荷变形温度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不存在直接换算关系;只有在相同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条件下,不同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值才能进行对比,为制定材料标准提供了相应依据。

    2013年06期 No.294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8 ]
  • 磁极材料对汽车起动电机空载特性的影响

    吴昊;张昊天;

    为比较捷达轿车铁氧体和钕铁硼两种磁极材料起动电机的空载特性,应用AnsoftMaxwell电磁场分析软件对两种起动电机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钕铁硼磁极材料的起动电机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额定转速,且转速上升比较平稳;空载线圈电流在2 s左右基本达到稳定;空载转矩比铁氧体磁极材料起动电机提高5倍以上;同时起动电机的体积和质量均降低,为汽车内部设计节省了空间。

    2013年06期 No.294 36-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3 ]
  • 冷却速率对S38MnSiV非调质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张红云;赵阳;陈礼清;杨福平;

    利用Formastor-FII型热膨胀相变仪,结合显微组织观察和宏观硬度测量,研究了冷却速率(0.1~40℃/s)对S38MnSiV非调质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38MnSiV非调质钢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冷却速率为0.1~0.5℃/s时,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冷却速率>1℃/s时,显微组织中开始出现板条贝氏体;冷却速率为10℃/s以上时,显微组织为马氏体;S38MnSiV非调质钢的宏观硬度主要取决于相变后的显微组织。

    2013年06期 No.294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7 ]
  • “昆仑”CI-415W-40柴油机油在满足国Ⅳ排放车辆上的应用

    汤仲平;金鹏;赵正华;晏雄;

    国内柴油车将于2013年7月实施国Ⅳ排放标准,北京等大城市已提前实施。根据发动机的设计及后处理技术的要求,满足国Ⅳ排放发动机需使用CI-4及以上级别的润滑油。为掌握油品在使用中的变化规律,对自主研发的"昆仑"CI-4 15W-40柴油机油进行道路跟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油品在润滑、抗剪切、抗氧化、抗磨、抗腐、抗硝化等方面的性能稳定,可满足国Ⅳ发动机的用油要求。

    2013年06期 No.294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9 ]

生产装备

  • 滑橇的定位方式

    韩立岩;

    为了保证滑橇输送系统的自动运行,涂装车间的某些工位对滑橇的定位精度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此,需要根据工位和滑橇输送系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滑橇定位方式,以降低设备故障发生频次和设备维护成本、提高车身涂装生产质量。从滑橇定位方式的分类、定位原理、应用实例、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等方面对几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滑橇定位方式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这几种滑橇定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

    2013年06期 No.294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1 ]
  • 立式加工中心换刀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杨久奎;吴一芳;

    目前,汽车制造业已广泛使用加工中心来完成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加工中心的效率,本文介绍了立式加工中心换刀系统的基本组成,阐述了换刀原理和换刀动作,总结了换刀系统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论述的案例及解决方法对企业的正常生产及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对维修人员处理故障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2013年06期 No.294 51-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9 ]
  • 浅谈新车型在老车型生产线上混线生产的工艺策划

    王云;江禄晓;窦本虎;

    为了使新车型在老车型生产线上能够顺利混线生产,在新车型产品设计时,通过对老车型的生产线状况、关键零部件技术参数等摸底分析,结合新车型产品定义和要求,向产品设计人员提出新车型在老车型生产线上混线生产需要考虑的生产工艺要求,以便实现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同步进行,从而缩短新车型开发周期、降低新车型在老车型生产线上混线生产时工装设备改造或新增设备投资的成本。本文结合实际项目对新车型在老车型生产线上混线生产的工艺策划工作进行简要阐述。

    2013年06期 No.294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8 ]

数字化园地

  • 一汽解放公司ERP系统可配置BOM的研究

    王治富;崔颖;任明华;

    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已经成为制造企业管理数字化的平台系统,而BOM(物料清单)系统作为ERP系统的核心基础内容,全面支撑着ERP系统的运行。一汽解放公司经过近3年的努力,初步搭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可配置BOM系统。通过创建ERP系统可配置BOM数据结构,对可配置BOM的基本原理、创建前提及操作步骤作了充分说明。

    2013年06期 No.294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7 ]
  •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BOM的准确率

    董春光;

    物料清单(BOM)是制造型企业必不可少的产品数据信息,贯穿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与生产经营各环节息息相关。提高BOM的准确率,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物料库存、减少因物料短缺造成的生产停工、保证产品交货期、支持备品要货快速反应、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本文以汽车制造企业为例,总结多年BOM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经验,探查分析产生BOM错误的原因,从管理制度、IT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有效提高BOM准确率的措施,为企业精益化和数字化管理提供支撑。

    2013年06期 No.294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8 ]

  • PPG工业推出适用于金属表面的ULTRAPAX一体化涂装系统

    <正>2013年6月8日,美国PPG工业公司工业涂料事业部推出ULTRAPAX涂装系统。这款将预处理产品与粉末涂料进行完美结合的一体化涂装系统完全符合严格的金属表面保护标准。对于汽车零部件与饰品、电器用具、建筑产品、重型机械设备与运输等行业的生产厂家来说,选择UltraPax涂料系统即等同于购买了满足独特性能与表面要求的"套装"预处理产品与粉末涂料。在UltraPax系统中,预处理产品是与PPG的ENVIROCRON粉末涂料搭配使用。

    2013年06期 No.29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1 ]
  • 汉高开发出免预处理的汽车粘接剂

    <正>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轻量化技术以及降低成本的先进工艺越来越受关注。汉高公司在6月4日-6月6日举办的汽车内饰博览会(Automotive Interiors Expo)上展示最新汽车内饰组件的解决方案。本次该公司将展示Technomelt PUR 9720聚氨酯基粘结剂,这款粘结剂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材质的轻金属,为汽车内饰提供防腐蚀保护。其高效的加工工艺无需经过表面预处理便能直接运用于聚丙烯材料表面,生产工序更为简便。

    2013年06期 No.294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4 ]
  • 丰田RAV4内饰采用Softex皮革材料

    <正>天然动物皮革经常用于豪华轿车的内饰材料中,不过由于其成本高昂以及动物保护协会的反对,其在汽车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目前,丰田RAV4和普锐斯V中采用了Softex新型人造皮革,其良好的冷却性能被用于汽车座椅的表面材料。与真皮材料相比,无论采用穿孔还是缝合线工艺,甚至是触摸感上都极其相似。除了在需要大面积发泡和颗粒化部分不能采用这种材料外,其他部位均能够利用其代替真皮材料。

    2013年06期 No.294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8 ]
  • 水菱塑料开发碳纤维聚丙烯用于汽车外板

    <正>水菱塑料(总部:冈山县仓敷市)公司开发出了涂膜粘附性强、可形成大型薄片零件的碳纤维强化聚丙烯(PP)。目标是应用于汽车天窗、发动机罩、挡泥板及空调组件等。通过利用碳纤维强化,将弹性模量提高到了保险杠用PP的约5倍。另外,通过调整添加剂,将涂膜粘附性提高到了外板用途所需要的水平。据该公司介绍,以前碳纤维强化PP在涂膜粘附性上存在明显不足。另外,水菱塑料为了形成大型薄片零件,开发出了能细致管理温度的成形技

    2013年06期 No.294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