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视界

  • 机器人滚边技术浅析

    张云;农明满;雷志华;

    针对几种常见的包边工艺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详细阐述了机器人滚边技术相比传统包边技术的优势,重点介绍了机器人滚边系统的设备组成和功能,根据实际生产中机器人滚边技术的质量缺陷,归纳了滚边质量的控制方法和问题解决措施,以指导高柔性的滚边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

    2016年01期 No.325 1-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PROFINET在汽车制造的应用

    崔玉朋;张薇;王万峰;王哲;张强;

    为了提升汽车制造设备控制系统在柔性化、高效性和高性能方面的需求,西门子公司融合现场总线和以太网两者的优势,创新自动化标准,推出了新的现场总线PROFINET。PROFINET既继承了PRIFIBUS工业应用的性能需求,同时也将以太网的互联优势融入其中,使得PROFINET成为一个柔性化、高效率和高性能的系统。PROFINET在汽车制造的应用为汽车制造步入工业4.0奠定了基础。

    2016年01期 No.325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生产现场

  • 水滴包边技术在汽车发动机罩盖上的应用

    程楠;

    针对汽车门盖类零件的特殊区域包边,分析了水滴包边技术在汽车门盖类零件上应用的可行性,介绍了获得水滴包边所需要确认的相关事项,重点阐述了台式包边设备实现水滴包边的方法、结构特点、技术参数和设计开发时应注意的相关事项等。经过某车型发动机罩盖水滴包边设备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制造,证实了该技术可靠有效。

    2016年01期 No.325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防错技术在发动机装配线上的研究和应用

    李鹤翔;

    针对发动机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缺陷,研究了防错技术在装配线上的应用;通过详细介绍防错技术的概念、分类,系统阐述了防错技术的设计思想及应用原则,为防错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正确指导;应用防错技术可以实现发动机装配零缺陷质量控制,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设计及用户要求,实现"创新驱动、质量为先、提前预防、全员参与"的制造理念。

    2016年01期 No.325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表面处理工艺对螺纹紧固件装配性能影响的研究

    裕莉莉;柴之龙;李琨;张薇;

    通过对不同表面处理的螺栓进行扭矩-夹紧力试验,获得摩擦性能与扭矩/夹紧力的关系,研究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螺纹紧固件装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控制螺栓的摩擦系数和散差,提高螺栓的轴向夹紧力。

    2016年01期 No.325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电喷铸铁缸盖铸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毕国永;

    根据电喷发动机铸铁缸盖铸件的结构特点及性能要求,采用水套砂芯结构优化及加固、垂直浇注工艺、合理设计浇注系统、冒口等方案,解决了生产中铸件砂眼、气孔、渗漏等问题。生产结果表明,工艺方案合理、可行,产品质量完全满足技术标准要求。

    2016年01期 No.325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发动机缸体合箱拧紧工艺研究

    阮涛柱;

    为降低组装前后主轴孔的变形程度,针对上下缸体结构的发动机气缸体,合箱拧紧工序的技术要领是采用合适的拧紧工艺和控制模式,重点管控结合面和联接螺纹副的加工质量,去除结合面毛刺,避免合箱装配异物介入和磕碰;通过对螺纹联接工件承载情况进行改善,避免预紧力和预紧形变异常;及时发现合箱装配过程中的潜在问题,防止不良产品流出;明显提高了上下缸体拆装前后主轴孔形状一致性,避免发动机出现拉瓦、挤瓦不良等现象。

    2016年01期 No.325 25-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轮毂螺栓断裂原因分析

    孙国峰;刘海波;朱丽;裴盛;

    35CrMo材料轮毂螺栓在安装过程中发生断裂,为了分析其断裂原因,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宏观微观检查、金相分析、硬度测试、断口扫描等方法对断裂螺栓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螺栓的化学成分和硬度符合技术要求;螺栓断口形貌呈放射状花样,微观形态主要为解理花样,表明螺栓属于脆性断裂;金相检查发现螺栓材料心部存在明显的增碳现象,导致冷拔过程中心部发生竹节状冷拔开裂,并在后续的杆部缩颈和滚丝的过程中裂纹进一步扩展,引起螺栓承载力下降导致最终断裂。

    2016年01期 No.325 27-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改善EW缸盖阀座表面加工质量的探索实践

    曹祥俊;郑俊峰;

    针对神龙公司某系列缸盖阀座加工中出现振纹的现象,结合工厂实际,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从加工工艺、刀具、检测等方面进行改善,建立了可接受标准并验证了措施的有效性,达到了控制阀座表面加工质量的目的。

    2016年01期 No.325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某车型车架焊接开裂问题分析

    史东杰;贾世川;刘翰志;彭雷;刘攀;

    为解决某乘用车在前期道路测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车架焊道开裂问题,对失效零件开裂位置的断口形貌、显微组织、零件基体材质和焊接熔核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车架焊接位置的开裂是焊接质量不合格所导致的,焊缝熔核深度不合格、存在焊缝气孔和焊缝组织疏松是导致车架开裂的主要原因。

    2016年01期 No.325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防锈油对汽车零部件装配质量的影响

    朱建明;

    对副车架撑杆、副车架衬套、车身纵梁连接接头系统汽车零部件涂覆不同类型的常用防锈油进行了模拟装配,研究、分析装配拧紧过程的扭矩-转角曲线,发现不同类型的防锈油对装配的最大破坏扭矩、扭矩屈服点、扭矩屈服点到破坏点的转角有明显的影响。表明防锈油的润滑性能改变了零部件连接系统的摩擦系数,进而对装配质量产生了影响。

    2016年01期 No.325 37-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汽车制动液泄漏问题的分析

    余子照;

    介绍了真空伺服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着重从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等零部件质量和管路连接两方面分析了导致汽车制动液泄漏的原因,并讨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另外,还介绍了整车制动系统密封性的检测工艺。

    2016年01期 No.325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客车电泳修补涂料的选择与改进

    于泽淼;李文刚;宋华;崔希臣;

    客车公司亟需一种防腐性能优异的低温固化电泳漆修补涂料。经过试验,一种新型聚脲底漆的性能能够满足涂层标准要求,并通过生产线试喷试验确定了施工参数与涂装工艺。新型聚脲底漆施工固体分高、固化温度低、防腐性能优异且施工工艺简单,符合涂装材料环保、节能的发展趋势。

    2016年01期 No.325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导电剂和粘结剂比例对混合超级电容器性能影响的研究

    陈雷;杨光伟;陈书礼;韩金磊;荣常如;张克金;魏晓川;

    电容单体的导电剂和粘结剂比例对电容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相关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性复杂试验,因此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文通过正交试验选取试验样本,并进行单体制作,通过对单体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找出了导电剂和粘结剂的最佳比例。

    2016年01期 No.325 47-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材料应用

  • 金相法与电镜能谱法对夹杂物种类判定的对比

    李延伟;王雪;

    深入研究分析采用金相和电镜能谱两种方法判定38MnVS6非调制钢中的夹杂物种类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金相法测得38MnVS6非调制钢中含有A类MnS·FeS夹杂;采用电镜能谱法测得38MnVS6非调制钢中含有A类MnS·FeS夹杂,以MnS为主且有少量的FeS。此结果表明电镜能谱法对于夹杂物的研究更深入更准确,当金相法无法对夹杂物进行判定时可以利用电镜能谱法进行最终判定。

    2016年01期 No.325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采用MIM技术制造的不锈钢球座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李文平;邓飞;郑鑫;

    研究了采用MIM(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制造的不锈钢球座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在两种不锈钢材料中,420Nb的耐磨性明显优于440C,材料的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为主;420Nb球座具有优良耐磨性的主要原因是基体硬度较高,抗磨粒磨损能力更强;采用MIM技术可有效减少不锈钢材料难于机加的问题。

    2016年01期 No.325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易切削钢元素含量

    雷宏田;刘兴宝;乔云双;秦孝森;

    以金属固体为上电极、钨电极为下电极,用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易切削钢元素含量。通过试验对氩气压力、氩气流量、预燃烧时间和工作曲线进行了考查,从中选择最佳工作条件,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结果表明,碳、硅、锰、磷、硫、铅的测定范围分别为0.020%~1.50%、0.010%~2.50%、0.050%~2.00%、0.005%~0.15%、0.005%~0.35%、0.005%~0.35%;对易切削钢标准试样进行分析,各被测元素相对标准偏差(n=6)均<3%;用易切削钢试样进行光谱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对比,结果表明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易切削钢元素含量的再现性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016年01期 No.325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塑料在翼子板上的应用研究

    史荣波;

    简要介绍了塑料翼子板材料PPO+PA、PA+ABS-GF9和TPO-M30等的性能特点及其涂装工艺,PPO+PA的刚性和耐热性能等最佳,是塑料翼子板用材的首选材料。着重介绍了PPO+PA的关键性能指标和Online涂装工艺流程,提出了控制塑料翼子板涂装高温变形的措施,还通过涂装线评估试验确认了塑料翼子板对电泳漆没有污染。

    2016年01期 No.325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生产装备

  • 质量定心孔机床在曲轴加工中的应用

    刘雪松;易晓姣;

    简述曲轴动平衡偏心量的分解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两种质量定心孔机床偏心量的调整方法和调整原理:法国COMAU机床采用四个调整轴,分别按两端偏心量要求直接调整曲轴位置,实现曲轴的定心孔位于质量中心孔处;西班牙ETXE-TAR机床采用两个调整轴移动曲轴的位置和两端坐标偏移相结合的方法,间接巧妙地实现曲轴的定心孔位于质量中心孔处。对比分析两种机床偏心调整驱动的结构区别,识别各机床的制造成本和精度调整上存在的优缺点,为购买设备提供一定的经验反馈。

    2016年01期 No.325 65-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汽车整车工业诊断设备的选型与设计开发

    郑伟;程艳阶;

    为满足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工业化新要求,通过系统分析选定了相应的系列汽车整车工业诊断设备并开发了相关的工艺编程系统,搭建了完整总装电子电气工艺体系,并且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和演变实时性。实现了各电控单元的软件加载和编码配置的现场实时化,减少电控单元零件的种类,减少采购成本,便于物流和生产的管理。同时也降低了对相关控制部件的制造精度要求,节约了制造成本。

    2016年01期 No.325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欢迎订阅《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

    <正>《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长春汽车材料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制造类月刊,依托中国最大的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强力资源,是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用研究的专业性杂志。《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创刊于1986年,20多年来始终服务于汽车整车及配套产业(OEM),其覆盖领域包括设计、制造、材料、计算机、管理等。《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关注领先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材料、装备等供应商。每期的《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均及时报

    2016年01期 No.325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