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视界

  • PD/PS在汽车焊装工艺规划和仿真中的应用

    常亚恩;李瑞方;

    在Tecnomatix环境中,运用数字化工厂技术软件Process Designer(PD)/Process Simulate(PS)完成了汽车焊装生产线的规划和仿真。从数据导入、工艺规划、资源分配到最后的仿真都做了详细阐述,生成了基于PD/PS系统的数字化三维工厂。对PD/PS软件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PD系统进行焊装工艺规划能显著缩短工艺规划时间,提高工艺规划的准确性;根据PS软件模拟结果可对工艺过程进行优化。

    2016年03期 No.32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乘用车平台化设计之工艺设计

    贾思武;

    阐述了乘用车平台化工艺开发策略思路,通过工艺和产品前期设计,保证零部件最大沿用率。通过零部件工艺技术形式和参数的标准化、模块化与精益工艺设计等手段实现了产品结构类似,保证了不同平台车型的共线生产,取得了大量设计技术积累同时降低了新车型开发成本。

    2016年03期 No.327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虚拟装配在汽车新产品设计开发中的应用

    李瑞方;

    详细介绍了虚拟装配实现的具体环节和工作流程,并对工作内容做了详细的阐述。在新产品实际生产之前,采用虚拟装配技术在虚拟制造环境中完成对数据的检查、装配顺序的确认、装配空间、人机工程、产品可拆卸性等方面的分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新产品的装配操作和规划,并对新产品的可装配性和装配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提高工艺的合理性和产品的装配水平,从而达到整个产品的全局最优化,有效降低了复杂产品的开发难度、开发成本并缩短开发周期,减少了后续模具和零件的修改项目,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016年03期 No.327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生产现场

  • 高强钢零件的质量问题分析及对策

    石强;许天宇;

    为了改善高强钢零件普遍存在的回弹、扭曲、侧壁凹陷、拉延筋平面翘曲、开裂和拉毛等质量问题,深入研究回弹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回弹的零件形状和工艺参数等因素,介绍了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回弹补偿系数和斜楔整形工序的应用;分析了扭曲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工艺和结构优化、设置有效的压料机构控制回弹;总结了高强钢零件拉延工序特有的侧壁内凹缺陷和拉延筋平面翘曲问题,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形状补偿的方法解决内凹缺陷、通过选用槛形拉延筋或者不设置拉延筋克服拉延筋平面翘曲问题;介绍了拉毛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模具选材、优化模具间隙、增加涂层等方案克服拉毛缺陷。

    2016年03期 No.327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发动机冷却风扇护框断裂分析

    张娜;龙苏华;王伟;贺丽丽;

    某厂生产的发动机冷却风扇护框在30 000 km综合路试期间发生断裂。为查找断裂原因,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从材料、结构及尺寸等方面对断裂护框进行了检测、分析,并通过相应的试验予以验证。结果表明,材料中加入了8%Ca CO3,降低了材料韧性;且结构存在缺陷,是导致风扇护框断裂的主要原因。

    2016年03期 No.327 22-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后悬置支架失效分析研究

    王学双;林伟青;曹广祥;王莹;刘柯军;王保男;

    为了查找后悬置支架的失效原因,采用断口分析、成分分析、金相检验以及硬度检测等方法对后悬置支架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后悬置支架所用材料满足技术要求;后悬置支架失效形式为"仿形"弯曲疲劳开裂,疲劳裂纹首先沿垫片造成的圆形卡制损伤轮廓发生并扩展,之后偏离扩展,在试验过程中锁紧部位局部应力分布不均匀且结构外载荷力矩过大造成零件疲劳开裂。

    2016年03期 No.327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曲轴法兰端中心孔加工工艺优化

    周贤军;刘将先;

    曲轴法兰端中心孔通常采用先钻底孔、再铰孔的工艺方法。这种方法加工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特殊结构的刀具实现钻铰复合的加工方案。该方案已通过曲轴生产线批量使用验证,其加工质量稳定,加工时间和刀耗显著降低,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2016年03期 No.327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材料应用

  • 新能源汽车用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研究

    姜涛;陈慧明;许德超;刘宏宇;张克金;

    采用碳酸根共沉淀与熔盐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备了具有高能量密度的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Li[Li_(0.133)Ni_(0.300)Mn_(0.567)]O_2,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实密度仪分别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振实密度进行了分析。XRD结果表明材料属α-NaFeO_2型层状结构;SEM结果显示材料平均颗粒尺寸为720nm,且颗粒之间分散比较均匀,无明显的团聚现象出现;材料的振实密度为1.98g/cm~3,相对于传统方法所制备的材料有较大提高。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材料能够在较低温度下(0℃)和较大电流变化幅度(20~400mA/g)下都保持良好电化学性能,这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有助于推动该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用锂动力电池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016年03期 No.327 34-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8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三价铬镀层耐蚀性的评价

    张靖;郭兴华;杜克勤;郭泉忠;高成勇;

    针对某汽车零部件厂商提供的塑料件上电镀新型铜/镍/铬复合镀层,采用铜加速乙酸-盐雾腐蚀和俄罗斯泥腐蚀两种腐蚀条件评价新型三价铬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与传统六价铬体系镀层相比,三价铬体系镀层中的铁元素和镀层致密性是造成镀层耐蚀性小幅下降的主要因素,但新型三价铬体系镀层仍表现出优良的耐蚀性能。

    2016年03期 No.327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汽车生产企业满足“可回收利用率和可再利用率”要求的措施

    乔伟;

    介绍了国内关于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率的标准、整车回收率的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详细说明了与回收各阶段对应的设计原则;以汽车仪表板、汽车座椅和汽车保险杠3个零部件的可回收性设计为例,分析了提高可回收利用率和可再利用率的方法。

    2016年03期 No.327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温度对PC/ABS合金散发性的影响

    李强;高磊;宣浩;罗明华;伍笑秋;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研究了PC/ABS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散发性情况,并且对丙烯腈、苯乙烯、乙苯等散发性物质和总碳含量(TVOC)的有关情况进行了分析。由温度-散发性物质浓度曲线发现,PC/ABS合金的总碳和各项散发性物质的散发量随温度升高而呈幂指数增长;并且通过温度-散发性物质浓度的二阶导数曲线可以看出,温度-散发性物质浓度的二阶导数曲线(即散发性物质散发速度的变化率)在80~90℃存在极大值;表明当温度高于极大值对应的温度时,挥发性有机物的散发量将大幅度增加。

    2016年03期 No.327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离子色谱法测定冷却液中的F~-、Cl~-、Br~-

    孙硕;刁洪军;郝艳红;凤鹏举;

    离子色谱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迅速简单的优点,建立了离子色谱分析冷却液中F-、Cl-、Br-的测定方法。采用Dionex Ion Pac TM AS19色谱分离柱、Dionex Ion Pac TM AG19色谱保护柱,柱温为30℃,池温为35℃,淋洗液为20 mmol/L的KOH溶液,4种样品加标含量为1.0μg/m L和10.0μg/m L时,3种卤族元素离子的回收率为82.25%~109.54%(RSD≤7.74%);并对该方法进行了重复性试验,日内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4%~3.20%,日间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3%~5.52%。

    2016年03期 No.327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镁合金铸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与研究状况

    周桂云;

    对镁合金在汽车工业中的优势及国内外汽车用镁合金零部件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几种镁合金铸造技术,主要包括压力铸造、真空压力铸造、充氧压力铸造、挤压力铸造、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和铸锻双控成形,最后指出了镁合金在汽车工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2016年03期 No.327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引用频次:38 ] |[下载次数:7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合金钢中氮

    雷宏田;乔云双;王静;

    以待测金属试样为阴极、钨电极为阳极,通过火花源放电使待测金属试样表面组分受热蒸发,蒸气在放电间隙被原子化和激发,激发后产生特征光谱,用QSN750(Ⅱ)光电直读光谱仪测定合金钢中氮含量。对氩气流量、冲洗时间、预燃时间、积分时间、共存元素、铁基体影响及消除、工作曲线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低合金钢中氮的测定范围为0.005%~0.045%,高合金钢中氮的测定范围为0.010%~0.15%;用标准样品分析,氮元素相对标准偏差(n=6)均<5%;与化学分析方法对比,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合金钢中氮的再现性符合《GB/T 223.36-199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蒸馏分离-中和滴定法测定氮量》。

    2016年03期 No.327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生产装备

  • 双前轴车轮平行度激光检测仪的开发与验证

    谢立峰;李立顺;朱林选;苏战波;

    为了提高双前轴车轮的平行度调整精度,保证汽车的操作稳定性和平顺性,研究开发了双前轴平行度激光检测仪。利用Ⅰ、Ⅱ轴上安装的激光发生器互相对射标靶,通过调整转向直拉杆使激光点处于规定范围内,最后固定转向系统所有零部件,达到车轮平行的目的。采取前轴四轮定位、整车侧滑试验、整车动态试验等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激光检测仪可以有效提高双前轴车轮的平行度,并在一定程度内降低车轮异常磨损现象的发生。

    2016年03期 No.327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SCHNEIDER轴控系统及其在神龙生产线的应用

    宋雷;周日林;

    结合神龙公司的现场运用实例,对SCHNEIDER Lexium轴控系统的应用开发过程即Lexium系统调较、Lexium与PLC之间的通讯配置、编程和系统调试等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可以有效帮助现场设备保全人员了解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在新设备导入、设备验收、现场生产保全、现场设备改造的各阶段,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操作稳定性。

    2016年03期 No.327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混合动力耦合技术大PK——第八届国际汽车变速器及驱动技术研讨会即将在北京召开

    <正>目前,多数混合动力总成系统使用的都是基于传统变速箱的混动化扩展方案,如大众的DQ400e变速箱,采埃孚的8P70H变速箱。这种混动化拓展方案可利用零部件和生产线减少开发工作量和难度,从而有若干优势。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已出现一些专用混合动力变速器,如丰田的THS、上汽的EDU和科力远的CHS等。这两类变速器在功能、质量、布置、效

    2016年03期 No.327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长春汽车材料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制造类月刊,依托中国最大的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强力资源,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用的专业性杂志。《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始终致力于汽车制造新技术的开发(如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四大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应用、加工

    2016年03期 No.327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

    <正>《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长春汽车材料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制造类月刊,依托中国最大的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强力资源,是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用研究的专业性杂志。《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创刊于1986年,20多年来始终服务于汽车整车及配套产业(OEM),其覆盖领域包括设计、制

    2016年03期 No.327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