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智能制造技术专辑

基于机器人的汽车焊接自动化生产线

  • 智能装备在自动化焊装生产线上的示范应用

    李靖;都韧刚;宫正军;尚校;艾学崇;董雷;

    围绕基于机器人的汽车焊接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将焊装线主拼台及智能切换装置、智能高速输送设备、白车身智能在线检测系统、伺服点焊机器人设备系统、基于工业总线技术的智能生产控制系统五大核心智能部件的研发成果直接在一汽轿车公司一工厂焊装线上示范应用,建立了适应6种不同车型的全自动车身下部线、白车身主焊线。通过生产线运行验证表明,自主智能装备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技术水平,成本显著降低,性价比优势明显。

    2016年06期 No.330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自动化焊装线智能柔性主拼切换技术的自主研发

    宫正军;都韧刚;尚校;李靖;艾学崇;

    自动化焊装线智能柔性主拼切换技术作为焊装核心技术,对焊装线的进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自动化焊装线智能柔性主拼切换技术现状与研发意义,对柔性主拼切换技术方案进行了描述,对车型切换系统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智能柔性主拼切换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对智能柔性主拼切换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说明。

    2016年06期 No.330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焊装生产线主拼工位多车型切换系统的研发

    陈卓;汉俊梅;张锦枫;

    通过对国内外不同主拼焊台柔性切换方案进行综合研究分析,自主开发了适应多车型混流生产线的侧围夹具智能切换系统。此系统能够根据主拼工位的车型及生产节拍要求,实现不同车型的快速识别与切换,制定了车型夹具智能传输的最优路径与夹具切换的最优方案,该系统具有切换速度快、占地面积小、成本低等优点,通过示范应用满足了高速柔性自动化焊装生产线的生产需求。

    2016年06期 No.330 14-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国产自主在线三维尺寸检测技术在轿车车身焊装生产线上的应用

    张祎;阮守新;尚校;张鸿儒;李靖;代勤华;

    为了建成汽车车身制造过程机器人在线检测、数据处理与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平台,研制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白车身装配特征机器人在线检测系统。阐述了摆动式线激光视觉测量传感器的测量方案,传感器标定方法与各类装配特征提取;分析了在线检测系统的全局在线标定技术,包括各模型的建立,所需数据的获取以及目标函数的求解。结合在智能焊接生产线上的实际生产应用,总结了自主在线检测技术装备的指标特性以及对白车身质量提升带来的实际益处。

    2016年06期 No.330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摇臂举升式高速滚床在自动化焊装线上的应用

    郭玉芹;尚校;都韧刚;艾学崇;

    阐述了高速输送技术在焊装生产线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摇臂举升式高速滚床的构成、重点设备选型、智能控制等技术的研发过程及性能指标,通过摇臂举升式高速滚床的实际应用效果可知,其满足了高纲领、高节拍、高柔性、高自动化的焊装线生产需求。

    2016年06期 No.330 23-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国产点焊机器人在汽车焊装线上的应用

    李学威;陈为廉;姜杨;于涛;

    结合现代化的智能汽车焊装生产线实际需要,对国产点焊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样机研制进行了详细阐述,实现了国产自主高速点焊机器人在焊接线上的批量集成产业化应用,对今后国产机器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2016年06期 No.330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高速输送滚床控制系统的研究

    汉俊梅;沈明;赵况;

    为了满足焊装生产线高节拍、高质量的自动化生产,应用变频器特有的控制速度和定位技术,在输送设备上布置高精度的位置编码系统,将位置编码系统的各种信息输送到变频器的特殊编码器里,软件方面采用变频器编程软件对变频器的特殊功能进行二次程序开发,通过PLC控制系统读取编码器的信息,反馈给变频器,再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速度并实时监控输送设备行走位置,以达到自动输送设备的高速传输和精确定位,实现高速输送滚床在焊装生产线工位间快速、精确传输。

    2016年06期 No.330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次高频节能点焊装备的研发与运用

    韩沛文;陈志伟;戴建明;李家波;陈良军;

    在"基于机器人的汽车焊接自动化生产线"项目中,次高频节能点焊装备是保证汽车车身焊接质量的关键设备,该装备运用了先进的IGBT逆变、全桥软启动、DSP控制和鲁棒控制技术。变压器工作频率达10 k Hz,大大减小了变压器的体积、减少了连接变压器和焊钳的二次通水电缆,使得焊钳和变压器实现一体化成为可能,不仅省电,还节约了使用费用。与中频焊机相比,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和焊接质量。

    2016年06期 No.330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工业总线技术智能生产控制系统的分析

    汉俊梅;李靖;刘晓东;

    着重分析了高档轿车自动化智能焊接生产控制系统如何根据订单自动安排生产计划,自动实现多种车型随机混流生产、车型识别和传送、焊装设备运行状况智能故障诊断及报警,完成了焊装生产线的工业总线网络规划、智能柔性生产线物流输送控制、生产线调度,适用于焊装生产线主拼台专家系统的设计开发,实现焊装生产线的智能、高速、精确控制,车型信息准确采集、分析及问题解决。

    2016年06期 No.330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

  • 冷冲压模具合金铸铁材料的技术进步

    邓燕;李悦;宋雨来;刘耀辉;

    通过对EN-JS2070与MoCr的微观组织及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证明了EN-JS2070组织及性能的优势。经分析可知较低的珠光体含量和不合理的加工余量是导致EN-JS2070铸件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可采取改变实型余量、改善合金铸铁微观组织等措施提高铸件质量,以满足外覆盖件及深拉延件模具需要,进一步扩大EN-JS2070的应用范围,一定程度上以整体合金铸铁替代多个Cr12MoV镶块,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

    2016年06期 No.330 47-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值模拟的拉深筋等效模型与几何模型集成优化

    张秋翀;柳玉起;章志兵;

    面向工业4.0提出了拉深筋等效模型与几何模型集成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首先快速优化拉深筋等效模型,然后基于CATIA平台自动生成拉深筋几何模型,并自动优化拉深筋几何模型参数,快速得到拉深筋的合理分布结果,极大地提高了拉深筋设计效率。

    2016年06期 No.330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车门内板冲压成形工艺的稳健性设计

    王文瑞;张健;刘龙升;王刚;

    冲压CAE分析技术一般采用理想化的单一模拟参数,没有考虑边界条件实际波动对冲压成形性的影响,难以实现冲压成形结果的稳健性。以某车型门内板冲压成形为例,介绍了稳健性分析原理,提出了冲压成形稳健性评价指标以及稳健性分析中波动因素的设置,着重阐述了冲压工艺稳健性设计技术在成形分析方面的应用。

    2016年06期 No.330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回火温度对Cr5Mo1V模具钢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

    宋雨来;刘耀辉;邓燕;李悦;

    采用不同的回火温度对Cr5Mo1V模具钢进行热处理,研究了回火温度对Cr5Mo1V材料的微观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Cr5Mo1V组织由回火马氏体向回火托氏体转变,材料硬度逐步降低;中温回火Cr5Mo1V模具钢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低温回火虽然使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但并没有带来耐磨性的相应改善;Cr5Mo1V模具钢的磨损失效机制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的综合作用。

    2016年06期 No.330 60-63+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9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行李箱外板成形工艺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李凯;张云山;

    介绍了行李箱外板的特点及分类,从压料面造型、余肉造型、滑移线问题、表面暗坑问题、带尾灯行李箱灯口处的造型和行李箱外板回弹问题等方面分析了行李箱外板冲压工艺的难点,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际生产验证了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2016年06期 No.330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液压专用机构在试制斜翻边成形模具中的应用

    刘俊杰;薛彦华;梁耀昌;纪淡泊;

    为了实现汽车冲压件水平方向的翻边成形工艺,设计制造了一种能完成水平方向运动的专用机构,此套专用机构安装在冲压用液压机上并连同液压机一起完成动作。对于侧围、翼子板等需要侧翻边成形的复杂零件,单独设计了翻边成形凸凹模,将凸凹模安装在此套专用机构上,实现其侧翻边成形,从而满足了不同制件自身的要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复杂覆盖件试制工作的制造成本并有效缩短了制造周期。

    2016年06期 No.330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

    <正>《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长春汽车材料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制造类月刊,依托中国最大的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强力资源,是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用研究的专业性杂志。《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创刊于1986年,20多年来始终服务于汽车整车及配套产业(OEM),其覆盖领域包括设计、制造、材料、计算机、管理等。

    2016年06期 No.330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