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视界

  • 纯电动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溯源分析研究

    徐永新;桑嫘嫘;武胜军;孟召辉;杨宇威;

    研究了温度对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散发浓度和主观气味性的影响,并通过测试贡献率较大的内饰零部件、分总成材料的VOC含量,对整车空气质量做了溯源分析。结果表明:整车VOC挥发物主要以二甲苯、乙苯、甲醛为主;65℃相比25℃主观气味性高出1级,各项挥发物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甲醛的挥发受温度影响最大;汽车内饰零部件对整车VOC和气味性贡献率较大的零部件为座椅总成、前围内隔热垫、顶棚总成和行李箱总成。

    2017年09期 No.345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4 ]
  • 汽车PHC行李箱盖板VOC性能的改进

    薛振荣;薛凯;张立隆;

    为解决汽车PHC行李箱盖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中甲醛散发量超标的问题,从行李箱盖板原材料角度分析了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是行李箱盖板原材料之一的蜂窝纸芯中使用的玉米淀粉胶导致了甲醛超标,通过优化蜂窝纸芯用胶粘剂,即将玉米淀粉胶更换为白乳胶后,PHC行李箱盖板的VOC性能满足了有关要求。

    2017年09期 No.345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2 ]
  • 抽排风烘烤后处理工艺对汽车软内饰零件VOC性能及气味的影响

    任重磊;周树武;文哲;张磊金;周磊;危学兵;

    为解决汽车软内饰零件VOC含量高、气味性大的问题,以地毯总成和顶衬总成为例,采用10 L袋子法、2 000 L袋子法分别在试验室及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抽排风烘烤工艺降低汽车软内饰零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改善气味性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测试对象、测试设备、抽排风后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原理、样品的VOC测试分析过程,并对样品是否经过抽排风烘烤处理的VOC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抽排风烘烤工艺能够明显降低汽车地毯和顶衬的VOC含量、改善气味性,有效解决了汽车软内饰零件VOC含量高、气味性差的问题。

    2017年09期 No.345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8 ]
  • 汽车聚丙烯内饰零件散发性能的影响因素

    刘秀霞;范伟江;付鑫;王延明;孔祥达;陈伟;华丽萍;

    为了达到聚丙烯内饰零件散发性能的管控目标,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添加剂和加工工艺、聚丙烯内饰零件注塑工艺等方面逐一分析了聚丙烯内饰零件散发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优化聚丙烯复合材料添加剂、降低螺杆剪切区域加工温度、提高真空脱除挥发物的真空压力、增加后处理烘烤时间和降低内饰零件注塑温度等是提高聚丙烯内饰零件散发性能的有效措施。

    2017年09期 No.345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3 ]
  • 乘用车内饰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分析的采样方法

    白雨萍;刁洪军;王静;凤鹏举;王梓霖;

    为保证整车车内空气质量满足强标要求,需要逐级控制乘员舱内饰零部件的VOC挥发量。建立了乘用车内饰零部件VOC含量分析的采样方法,同时分析了不同采样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对乘员舱中几种内饰零部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建立的采样方法正确、可靠、可应用性强。

    2017年09期 No.34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5 ]

生产现场_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选登

  • 基于无限与客户同步理念的汽车总装智能物流解决策略

    王红;陈国才;仇建鹏;刘小飞;

    无限与客户同步是制造业追求的理想生产方式,物流规划是汽车制造企业提升运营水平的关键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工厂运营构成要素的分析,提出物流规划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厂生产运营的水平以及客户满意度。通过实践自主开发了一套基于无限与客户同步理念的汽车总装智能物流解决策略,重点论述了几项关键技术。总装智能物流解决策略的实施为汽车工厂运营、生产方式变革、产品模块化带来了显著效果。

    2017年09期 No.345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2 ]

生产现场

  • 生产系统智能预警

    王德亮;丁琦;

    为了更好地提高设备开动率提高生产设备的维修效率,通过开发生产系统智能预警系统使自动化设备生产出现故障时能够通过网络自动上传报警信息,设备看护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到达故障地点处理设备故障,从而节约时间、提高维修效率并产生高经济效益。

    2017年09期 No.345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4 ]
  • 冲压同步工程的开发应用

    程岩;

    介绍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效果图、油泥模型、A面(Class A Surface,CAS)数据、树脂模型、主断面、结构数据6个阶段的冲压同步工程工作,从改善产品工艺性、降低白车身成本和改进产品质量3个方面举例说明了冲压同步工程(Simultaneous Engineering,SE)在汽车车身开发中对成本、周期、质量带来的作用和重大影响,证明了冲压同步工程在实际车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优越性。

    2017年09期 No.345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2 ]
  • 铝导线端头压合技术研究

    付成林;徐成林;刘世宝;李金宝;姚远;郑生虎;王广盛;赵振声;

    利用金属压力加工方法研究了铝导线端头压合用铝套反挤压工艺及模具,铝导线端头压合工艺及模具,铝导线端头切断工艺及模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反挤压工艺制造的铝套满足铝导线端头压合工艺要求,采用缩径工艺制造的铝导线端头压合件完全满足铝导线与铜端子摩擦焊接工艺要求。

    2017年09期 No.345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2 ]
  • 典型汽车零件感应淬火硬化层分布预估

    马廷涛;孙超;姜波;

    利用Infolytica电磁热仿真软件对某汽车耐摩擦零件局部感应淬火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建立了典型汽车零件感应加热的数学模型,得到了零件内的温度分布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有效硬化层深的判定方法,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和判定方法的正确性,为进一步研究感应加热工艺改进提供了依据。

    2017年09期 No.345 42-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5 ]
  • 关于固定式全景天窗的装配工艺研究

    赵立影;马涛;肖文龙;

    固定式全景天窗安装工艺主要分为全自动安装工艺与半自动安装工艺,汽车企业根据投资理念、厂房布局等策划合理的装配工艺。本文主要从胶型选择、胶形尺寸、装配环境、间隙面差、天窗密封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有效保证固定式全景天窗安装的可靠性和精细感知,为客户提供满意、安全的汽车产品。

    2017年09期 No.345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1 ]
  • 动态碰撞下的差厚板模型表征

    王光;李双一;魏元生;

    本文对差厚板B柱进行碰撞分析,使用分段法对过渡区进行表征。同时结合台车碰撞实验,对仿真分析结果和实际碰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比指标包括变形方式、侵入量、监测点力值变化以及能量变化,结果吻合程度较好。说明动态载荷下,差厚板零件过渡区网格划分采用离散法进行分析,同实际碰撞符合良好,精度满足要求。

    2017年09期 No.345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9 ]
  • 模具表面状态对不同材料镀铝件反射率的影响

    申屠惠敏;吴晓兰;张杨;

    模具表面状态对注塑件镀铝反射率有重要影响,选用车灯中常用的镀铝材料,通过对模具表面的不同粗糙度进行处理,探讨了不同模具表面状态对不同材料注塑件镀铝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具表面处理越来越平整,镜面反射率越来越高,相同的模具表面处理状态下PEI本色的反射率最高。

    2017年09期 No.345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9 ]

材料应用

  • 我国乘用车轻量化进展与发展思考

    王利刚;李军;李彤光;

    汽车轻量化是实现汽车产品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乘用车的产量和占比均不断增大,是汽车轻量化的重中之重。分析了当前我国乘用车油耗和轻量化水平的现状,并对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的进展、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提出了我国乘用车轻量化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2017年09期 No.345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4 ]

生产装备

  • 框架式柔性总拼技术在商用车焊装线上的应用

    李红华;张旭光;

    对行业中常见的几种白车身总拼技术进行了对比介绍,探讨了一种框架式柔性总拼技术的方案设计和其在某商用车焊装线上的应用。分析了框架式柔性总拼技术的工艺方案、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通过技术验证表明,该总拼技术不仅柔性高,而且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好,适合应用于大型重型载货汽车白车身的总拼焊接。

    2017年09期 No.345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8 ]
  • 工程塑料拖链频繁断裂问题分析

    马文跃;郭月美;刘阳;

    主要介绍了拖链的结构、选型计算及校核、安装以及在工厂内的常见应用形式,拖链在床、机械等移动设备上的电缆、油管、气管、水管、风管中放置可起到牵引和保护作用,拖链的频繁失效将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本文以某工厂正在使用的频繁断裂的拖链为例,对其结构选型、计算校核、安装以及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整体分析,最终找到引起断裂的真正原因,为今后拖链选型、安装、问题原因查找等提供参考。

    2017年09期 No.345 66-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8 ]
  • 重型载货汽车车架新型装配设备应用与潜在问题解决

    聂相海;

    重型载货汽车车架总成的装配精度直接会影响整车质量,为了保证车架的装配尺寸以及装配效率,各生产厂家研究使用了不同类型车架总成装配设备。本文主要是以公司采用的重型载货汽车车架新型装配设备为研究对象,对新装配设备的程序控制模块、同轴度检测模块,以及配套纵梁和横梁工装、运转工装等进行了优化设计。从而进一步保证车架装配设备的控制精度,优化车架产品装配工艺,提高车架装配的效率。

    2017年09期 No.345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3 ]

行业动态

  • 2017《汽车工艺与材料》技术论坛——工业强基

    <正>会议时间:2017年11月会议模式:高层访谈、专家报告、技术交流、参观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会议地点:中国·长春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会议详情咨询及报名:张莹莹邮箱:zhangyingying@rdc.faw.com.cn电话:(0431)85789861《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作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会刊和汽车行业的权威杂志,30年来致力于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研究应用的最新成果,为推动中国汽车行业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努力。由杂志创建的《汽车工艺与材料》技术论坛作为行业专业的工艺与材料技术交流平台,继成功举办了汽车轻量化技术、智能制造技术

    2017年09期 No.34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4 ]
  • 欢迎订阅《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

    <正>《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是由长春汽车研究所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制造类月刊,依托中国最大的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雄厚的技术资源,是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用研究的专业性杂志。《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创刊于1986年,30多年来始终服务于汽车整车(OEM)及配套产业,其覆盖领域包括设计、制造、材料、计算机、管理等。《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关注领先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材料、装备等供应商,及时报道汽车行业最新的制造、材料、加

    2017年09期 No.345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7 ]
  • 投稿须知

    <正>《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由长春汽车研究所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制造类月刊,依托中国最大的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雄厚的技术资源,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用的专业性杂志。《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始终致力于汽车制造新技术的开发(如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四大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应用、加工技术、生产装备、检测技术、数字化模拟技术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报道。努力为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中各门类的决策者及研

    2017年09期 No.345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7 ] |[阅读次数:12 ]
  • 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转型全面实现——汽车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稿件征集

    <正>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转型的呼声日渐高涨。面对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革新浪潮,德国人提出了工业4.0战略,美国人出台了先进制造业回流计划,中国加紧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这些战略的核心都是利用新兴信息化技术来提升工业的智能化应用水平,进而提升工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工业4.0战略的展开方向之一就是数字化工厂和智能工厂。在这场新的变革中,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软件提供商等站在各自需求角度对数字化工厂和智能工厂都有着各自的解读,也因而带来了不同层面的实践,以及不同形态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2017年09期 No.345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