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强;
介绍了焊装同步工程实施的目的,期望达到的目标及与实际的差异。并从同步工程师(SE)与制造工程师(ME)的职责分工应明确、SE产线数据的重要性等14个方面分析了提高焊装同步工程实施的价值。
2019年04期 No.364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朱阳兵;唐雾强;
为保证某重型载货汽车驾驶室风窗玻璃的装配质量,确保涂胶的形状和均匀性,解决车辆使用过程中的漏雨问题,对该装配过程的机器人自动涂胶工艺进行设计,并采用智能提升装置进行辅助装配。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降低了劳动强度,驾驶室的装配质量合格率提升了15个百分点,生产效率提升了40%。
2019年04期 No.364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许丽;
从汽车品质定义出发,提出了感知质量的概念,并针对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对比国内外汽车行业感知质量评价体系的差异,提出适合中国自主品牌的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方法,建立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
2019年04期 No.364 30-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轩;王挺;
3DCS中对长圆孔的设定形式有两种,第一种将长圆孔视为圆孔,第二种将长圆孔视为槽型孔。现通过CATIA绘制出模型,给定相应的基准体系、公差和测量点。理论计算的测量点公差为±1 mm,第一种长圆孔设定形式的测量点仿真公差为±1.13 mm,第二种长圆孔设定形式的测量点仿真公差为±1.42 mm。两种仿真公差与理论计算公差相比误差分别为13%和42%,为更多暴露实际装配问题,仿真分析过程使用Slot命令识别长圆孔。
2019年04期 No.364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静波;胡仁其;杨如松;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汽车清漆黄变原因进行分析。将清漆正常件和发黄件的GCMS Tinuvin292添加剂的含量降低,为清漆黄变的原因分析提供了方向。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捷,无需任何样品前处理,样品用量少,重现性好,是一种快速鉴别和测定油漆材料及其添加剂的有效方法。
2019年04期 No.364 39-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李建英;马光宗;孙璐;谷田;
针对唐钢冷轧双相钢DP590在冲压某车型左纵梁前段时出现冲压开裂问题,利用直读光谱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金属板材成型试验机,对其化学成分、显微组织、扩孔性能、板料边部状态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明确了板料落料时产生的表面微裂纹是冲压开裂的初始裂纹源,而硬相和软相之间的两相差异进一步加剧了裂纹的扩展。提出了改善开裂的措施和方向,为解决冷轧双相钢冲压开裂问题提供了思路。
2019年04期 No.364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马利军;陈鑫;
为了提高汽车品质,开发了整车主模型检具过程控制工具。介绍了整车主模型的概念,明确了整车主模型的功能及作用,分析了整车主模型的设计开发过程。利用整车主模型可以缩短汽车零件的调试周期,使汽车外覆盖件、内外饰零件、模夹具之间快速达成一致,提升汽车品质。
2019年04期 No.364 46-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任友存;
为提高样车预批量阶段产品的成熟度,减少更改、降低成本、缩短项目周期,对样车试制与预批量生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试制工艺与批量工艺进行了对比,并针对预批量生产面临的重点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样车试制与预批量生产有效结合的方法,通过虚拟装配、可装配性分析等提前对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进行验证,保障预批量生产的顺利进行。
2019年04期 No.364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