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述喜;熊虎;张合礼;
按GB 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要求,新生产汽车需按车型年产量的1%进行汽车尾气抽检。对于抽检车辆的选取方式,基于IoT物联网平台-Thingworx开发设计了一种抽检车辆自动选取Web应用程序,可实现抽检车辆的选取、提示等功能并可将抽检指导信息实时推送至现场操作工位。Thingworx平台下本研究中的程序开发主要通过对现有制造执行系统(MES)等信息系统数据的挖掘、数据重构实现了程序功能,最终达成生产效率和检测准确性的提升。
2020年07期 No.37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7 ] - 王耀忠;郑剑鸣;
以Teamcenter(TC)软件为平台,在TC中集成Tecnomatix工艺仿真工具,以结构化和可视化的产品数据、工艺数据、工厂数据和资源数据为基础,在数字化虚拟环境内,使用虚拟仿真贯穿整车全生命开发周期。通过数字化仿真技术将原本繁杂的研发生产过程简化或重构,使得虚拟生产成为可能,从而减少物理样车数量,降低能耗,大幅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主机厂SE分析效果,缩短整车开发周期。
2020年07期 No.379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3 ] - 韩雪;袁宇;董文凯;谢斌;连东旭;
以F公司后桥装配线为例,针对装配线存在的生产效率低、等待时间长、忙闲不均等问题,在精益思想的指导下根据ECRS原则对装配线的瓶颈工序进行改善,取消不必要的工艺流程,对工人行走路线进行重新规划。另外,对装配线的任务进行重新分配。用Plant Simulation仿真软件对装配线改善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装配线节拍降低,日最大产能提高,平衡率增加。
2020年07期 No.379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7 ]
- 叶庆雨;
机器人滚压粘接车门密封条粘接设备是一种全自动的粘接方案,是通过采用机器人带动滚压头按照规定轨迹完成车门密封条粘接的一种全新技术。机器人滚压粘接设备由车门及吊具定位系统、视觉检测系统、机器人粘接系统、送料系统、钻孔系统等组成。设备通过PLC电气控制各个系统精密配合完成定位、识别、上料、粘接、钻孔等系列工作。
2020年07期 No.379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2 ] - 赵兴龙;颜灿宝;吴玲;
表面粗糙度是发动机气缸孔珩磨加工的关键控制特征。为研究缸孔表面粗糙度超差问题的发生原因,对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案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珩磨油石、珩磨参数和石墨脱落对缸孔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关系,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同时就石墨脱落导致缸孔表面粗糙度超差提出了判断依据及接受标准。研究结果可作为珩磨加工中缸孔表面粗糙度控制的参考。
2020年07期 No.379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5 ] - 李天齐;程万里;孙晓婷;孙治国;武林;
以一汽-大众新建标准化工厂青岛工厂为例,从合理的设备布局、最优化的拧紧数据传输方案、严苛的拧紧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给出最优化的底盘合装线自动拧紧方案。在大众青岛工厂生产线多款燃油车、电动车并行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底盘合装线自动拧紧工位达到65JPH,以支撑60JPH节拍工厂,乃至为后续提产预留空间。
2020年07期 No.379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04 ] - 寇兆阳;董淳昊;王爱博;
通过某车型地板零件对立切修改工艺在设计评审、模具调试整改、刃口选材及表面处理等方面针对毛刺问题解决经验心得,验证了立切角度选择规范,并且对模具材质方面进行一定研究,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不仅实现减少工序实现一次修边目的,而且质量满足生产要求。对立切修边工艺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0年07期 No.379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2 ] - 陈晓伟;杨光照;袁春杰;沈荣;仇道钱;
通过对在前后保险杠与钣金的匹配实践中积累的相关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提升保险杠与钣金匹配精致感的可行方法。运用虚拟、数据分析对比等方法,以后保侧围、前保与翼子板匹配为例,说明2类常见匹配形式的基本特征以及公差分配方案;通过对支架的匹配调整,达到匹配技术规范要求,并形成一套保险杠匹配的通用做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降低视觉间隙的影响因素与可能的技术手段,供后续项目的匹配活动参照。
2020年07期 No.379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5 ]
- 张云娟;李铭仪;吴悠;吴先毅;
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气味嗅辩仪/质谱联用法(TD-GC-O/MS)分析前壁板隔音件总成及其材料,分析聚氨酯发泡层(PU)、乙烯-醋酸共聚物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层(EVA+PET)的气味物质种类和含量。通过气味评价确定总成和各材料层的气味类型和气味强度,分析气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与气味类型和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导致总成气味的主要物质。据此通过改变材料层原料的配方和工艺、催化剂、EVA用量来提升前壁板隔音件的气味。
2020年07期 No.379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9 ] - 梁宏毅;刘小锐;罗伟杰;王险峰;
为了解决某车型空调控制器挥发性有机物(VOC)中苯乙烯挥发量超标的问题,通过对空调控制器总成和其各个子结构(五个部分)进行分析,确定超标的挥发性有机物(苯乙烯)的来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热脱附气相质谱联用仪对污染物进行含量测定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空调控制器VOC中的苯乙烯挥发量超标,对子结构的检测结果进一步分析得知,面板中苯乙烯的挥发造成空调控制器总成的苯乙烯不满足性能要求,通过降低面板中主要原料苯乙烯的投入比例,使空调控制器满足VOC的性能要求,且不影响面板及空调控制器的整体工艺。
2020年07期 No.379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8 ] - 冯丽;罗斌;张仕林;
为研究汽车用双组份吸音棉吸声性能,分别采用阻抗管法和小混响室法测试材料吸声系数,对比分析了2家供应商不同克重吸音棉吸声系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同等克重吸音棉热老化后吸音性能相当,无明显下降;不同材料在不同频带下,最佳吸声效果表现有差异;2家不同厂家同等克重的吸音棉部分频段可以达到同等吸音性能。同时从人、机、物、法、环方面对小混响室测试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高了测试数据精度。
2020年07期 No.379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