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

  • 高强铝合金热冲压工艺技术与数值模拟研究

    林楷;尤彬波;谢国文;邓国朝;谢育涛;利晓林;

    高强铝热成形工艺是降低汽车能耗、减少排放的有效轻量化途径之一。分别介绍了常见的高强铝热成形工艺研究进展,包括HFQ工艺的原理、成形影响因素、主要设备及模具、CAE分析等。最后针对某汽车高强铝B柱加强板进行CAE仿真分析和试冲,结果表明CAE分析时的减薄率控制在13%以下,可以获得质量良好的产品。

    2020年09期 No.38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3 ]
  • HC340LA镀锌板/6061-T6铝合金自冲铆接头力学性能研究

    吕远;亓海全;眭文杰;秦翔智;孙延焕;

    针对某车型采用HC340LA镀锌板和6061-T6铝合金制备防撞梁总成连接强度达不到设计标准的问题,通过SPR工艺搭接了2种材料,系统研究了板材厚度、组合方式、铆钉开槽等工艺参数对接头拉剪载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接头拉剪载荷和失效位移受板材厚度影响显著且呈正相关关系,以铝板为下板时具有更佳的力学性能;对铆钉开槽处理,开槽后接头背面"铆扣"外观呈现与槽口对应的塌陷区,拉剪载荷随槽口深度增加而逐渐提高,并在槽口深度为1.2 mm时达到最大值5 045 N,较未开槽试样提高11%,但槽口深度进一步增加到1.6 mm时拉剪载荷急剧降低,显示与原始试样同等级力学性能。

    2020年09期 No.381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4 ]
  • 不锈钢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及其焊接性浅析

    张林阳;郑虹;宋庆军;陈兵华;王达鹏;吕岩;

    不锈钢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耐热性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在汽车总成与零部件的制造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推广。未来,伴随着多规格、新型高性能不锈钢材料的快速开发,相信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潜能还将进一步得到释放与提升。基于此原因,对当前不锈钢材料在汽车中的主要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与概述,并对应用最为广泛的奥氏体、铁素体两类不锈钢材料的焊接性、焊接工艺特点与要求进行了详细分析与阐述,旨在为不锈钢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选配及最佳连接工艺的制定提供有力参考与理论依据。

    2020年09期 No.381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3 ]
  • 一种镁合金座椅骨架的强度性能研究

    陈甜斌;

    为满足未来汽车对座椅轻量化的要求,提出一种轻量化镁合金座椅骨架设计方案。该方案中镁合金靠背和坐盆均为一体式结构,可以在保证骨架强度性能的同时降低骨架重量。为了研究镁合金座椅骨架的静态及动态强度性能,分别使用Ls-Dyna软件以及软钢模样件对镁合金座椅骨架进行了FEA仿真分析和强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镁合金座椅骨架可以满足试验标准要求。在保证强度足够的情况下,新设计镁合金座椅靠背比原钢结构靠背总成重量减轻44.5%,新设计镁合金座椅坐盆比原钢结构坐盆总成重量减轻37.2%。

    2020年09期 No.381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3 ]
  • 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壳体轻量化材料应用及研究进展

    王付才;杨海;

    电池包能量密度的提升是增加电动车续航的关键,降低电池包壳体重量能有效提升电池包能量密度。电池包壳体分为下壳体和上盖,对高强钢、铝合金、SMC、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材料在电池包壳体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浅析了不同材料和工艺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并对电池包壳体轻量化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的技术路线进行了简介。

    2020年09期 No.381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0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0 ]

生产现场

  •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门盖机器人滚边工艺设计

    王有道;陈世杰;张平;王世明;刘羽;

    为了避免后期工艺质量、节拍等问题,机器人滚边前期需要对外覆件法兰面开口角度、长度以及特殊工艺位置进行工艺规划设计。现以某德系合资车型门盖为案例,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与该德系主机厂工艺标准相结合的方法,对机器人滚边工艺设计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个可借鉴的完整机器人滚边工艺的解决路径。

    2020年09期 No.381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2 ]
  • 制动管束设计生产一致性研究

    巨建辉;邹伟;

    为解决制动管束总成存在一致性差的问题,对制动管束的设计、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通过优化布置方案、统一设计标准、改进生产及装配工艺3方面措施进行了多项改进,采用集成方案设计、成型管束方案,管束设计、生产、装配采用统一基准并创新性采用立体工装保证产品一致性。通过对优化后的管束总成试制、试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提升效果并且较大幅度降低了管束装配工序的生产节拍。

    2020年09期 No.381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8 ]
  • 汽车座椅“四位一体”智能化生产模式研发

    闻向阳;高洋;杨伟;蔡秋红;薛海歌;刘伟;

    汽车座椅生产包含金属骨架、面套、泡沫和装配4个主要生产单元,主要论述实现4个生产单元的智能化生产模式。通过采用多区域立体化布局方案,实现4个生产单元的高效组合,同时利用先进的自动化装备与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实现工艺流、物流与信息流间的交互与贯通,提高了设备和人员的效率,减少非直产人员,为智能制造的实现和推广做出有益探索。

    2020年09期 No.381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5 ]
  • 基于DELMIA建立汽车总装工艺分析方法及优化

    王德巍;姜海洋;张明洋;

    基于DELMIA软件以汽车后风挡玻璃安装模拟为例实现对整个汽车生产线仿真模拟,通过对后风挡装配工位标准作业分析,现生产工装模型的建立与调入,机器人仿真动作建立,搭建虚拟仿真平台,最终通过光学全身动捕系统优化和完善人员动作,使仿真的真实度向现生产高度逼近。通过仿真平台对新车型进行总装工艺校核、定义总装零部件装配顺序和计算生产节拍,从而替代工艺验证样车,极大缩短产品开发工艺验证周期。虚拟仿真工厂的应用切实有助于加快汽车产品的上市速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020年09期 No.381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5 ]

材料应用

  • 焊点高速性能评价及材料卡开发

    庄华晔;朱学武;

    基于载荷和弯矩的失效模型,通过焊点搭接拉伸、剥离拉伸、十字拉伸3种断裂试验,获取试验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确定焊点100#材料卡所需标定参数。并对所获得的材料卡进行模拟验证,确认100#材料卡在整车碰撞过程中,关键敏感部位焊点失效预测可以达到90%以上的准确性。

    2020年09期 No.381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2 ]
  • 车内空气质量的VOC及气味评价试验研究

    张仲荣;武金娜;姚谦;

    通过主要内饰件VOC及气味的释放推算量化整车的水平,以实现车内空气质量达标及气味品质提升的目的。采用1 m3试验舱对某车型的主要内饰件VOC以及气味进行测试,并用整车试验舱对新装配内饰件后的整车进行验证测试,以8种典型目标物定量分析以及主要气味性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主要的内饰件VOC的释放水平总趋势与车内空气质量高度吻合,而且主要内饰件的气味水平也与整车的气味保持一致;建立了内饰件VOC及气味对整车的空气质量贡献的数据模型,对预测并改进整车的车内空气质量水平的工作提供指导。另外结合2019年C-ECAP的评价规程对2款车的车内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计算。

    2020年09期 No.381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7 ]
  • 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的乘用车内部VOC管控限值研究

    车扬;李宇彤;涂恒强;李军;

    为研究测量不确定度对乘用车内部VOC管控限值的影响,通过建立车内VOC数学模型,分析车内VOC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出车内VOC测量不确定度,从而得出了基于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5种物质测量不确定度的精确管控限值。车企内部应用该VOC的精确管控限值作为VOC管控目标,可以提升整车VOC开发目标的一次性通过率,同时,对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法规要求,以及其他领域中验证周期较长、验证成本较高的同类别开发目标的确定,本研究方法同样有效。

    2020年09期 No.381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8 ]

行业动态

  • 关于举办2020(第十四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ALCE2020)的第二轮通知

    <正>各有关单位: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原名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研讨会)由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轻量化联盟)创办,历时13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最专业、最权威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汽车轻量化技术交流、对接和推广应用平台。"2020(第十四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ALCE2020)"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和扬州市人民政府于2020年9月21-23日在江苏省扬州市联合举办,本届大会预计将有2000余名

    2020年09期 No.381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3 ]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正>各位委员、各位代表: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主办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拟定于2020年10月(视疫情发展和会议筹备情况会做调整),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热忱邀请国内外相关行业领域包括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写学术论文,优秀论文将收入会议论文集,并择优推荐至《汽车工艺与材料》期刊发表。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汽车核心、关键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大会将特别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会,同时有专家特邀报告和生产、应用和研究领域专题报告。

    2020年09期 No.381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