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

  • 双机新型协调机器人带变位机的弧焊CMT工作站

    潘福禄;唐广辉;刘泽博;李磊;王彦涛;吕春龙;

    通过对双机新型协调机器人带变位机CMT弧焊工作站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工作站规划布局、设备组成、工艺流程及应用前景,结合新兴技术弧焊质量追溯系统、弧焊视觉引导系统在弧焊工艺上的应用说明,阐述了如何解决传统弧焊工作站机器人利用率低、焊接效率低以及焊缝质量不好控制的问题,实现了对弧焊工艺改善优化、深入研发的目的,提升了弧焊工作站效率及智能化水平。

    2023年06期 No.41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 ]
  • 基于FCM-AHP方法的加工中心典型测试工况优选

    聂新宇;吴波;侯金龙;陈阳;

    针对传统载荷谱典型测试工况选取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挖掘工艺参数间潜在关系,实现了工况数据分类初选,同时充分考虑了分类过程的模糊性并且避免了方案初选的主观随意性。在初选结果基础上引入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测试工况选取的典型性、全面性、试验开展的经济性以及编谱数据量4个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了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测试工况,从而提高了典型测试工况选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023年06期 No.414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 焊装调整线门盖自动装配技术研究

    吕春龙;刘颖;潘福禄;毕愿江;董雷;

    基于视觉检测、自动导引运输车(AGV)传输、工业机器人智能抓取、自动拧紧技术,使焊装调整线门盖自动装配效率、装配质量、线体柔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抓具上集成多路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对门盖及白车身进行拍照,对关键特征点进行识别和提取,计算出门盖与白车身各个位置的间隙及面差,再采取间隙面差匹配算法,从而计算出门盖相对白车身最佳位置,进一步引导搬运机器人抓取门盖到达最佳装配位置。通过拧紧机器人携带拧紧轴对门盖进行自动拧紧,实现门盖自动装配功能。门盖自动装配技术不仅提高了装配效率及质量,同时降低人工劳动负荷和成本,保证了白车身整体外观质量。

    2023年06期 No.414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1 ] |[阅读次数:11 ]

生产现场

  • 基于MATLAB优化气动撑杆参数的发动机舱盖周边尺寸匹配精度改善研究

    林杰;高凯;赵虎;周强;曹亚辉;柳超;

    基于气动撑杆引起发动机舱盖变形而导致周边尺寸匹配精度不良的问题,通过CATIA三维虚拟装配模拟分析,利用MATLAB对气动撑杆安装参数进行数值优化计算,研究出合理的发动机舱盖气动撑杆设计参数,进行相应的设计变更,并进行实车装配效果验证,使发动机舱盖周边尺寸匹配精度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针对发动机舱盖气动撑杆设计参数的变化规律,可得出以下结论:气动撑杆安装位置越靠近发动机舱盖前部,越靠近车身后部,其弹力比a越大;气动撑杆安装位置越靠近发动机舱盖前部,越靠近车身前部,其行程S越大;在改善气动撑杆反力导致发动机舱盖变形问题上,应尽可能将撑杆安装在发动机舱盖内板的前部区域,以减小最大压缩力。

    2023年06期 No.414 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 ]
  • 一种自攻锁紧螺栓及其装配工艺研究

    刘金锋;柴之龙;王斯博;苍衍;邓洋;田博;

    螺栓连接是目前汽车工业最常用的连接工艺,其连接失效是汽车上是常见的产品问题,尤其以螺栓松动问题最为常见。通过对自攻锁紧螺栓研究,发现其具有高连接可靠性、可重复使用、低系统成本的优点,通过螺栓装配工艺开发,区分与普通螺栓的扭矩-夹紧力关系差异,确定装配工艺参数,实现产品可靠连接。

    2023年06期 No.414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 新能源试制样车总装高压部件装调研究

    荆坤;

    新能源试制样车总装高压部件装调分为试制前、试制中和电检调试3个环节,通过3个环节对动力电池、电机、高压线束、高压控制系统、其它高压部件、整车绝缘电阻、整车电位均衡、油液加注、调试准备、调试流程等14个控制项的控制内容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高压部件总装试制装调方法。

    2023年06期 No.414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1 ] |[阅读次数:12 ]
  • 基于MTM的汽车焊装生产线人员优化

    陈志毅;吕长亮;郭玉芹;王佳新;范增奇;

    采用传统的人员节拍计算方法通常只能粗略计算工时,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阐述了方法时间测量(MTM)计算方法原理,通过MTM方法分析,准确计算焊装线体工人的工作负荷,同时阐述汽车焊装线体不同料口上件形式并分析优缺点。根据MTM计算结果,提出对焊装生产线工人数量及上件形式的优化方案,保证线体工人数量合理性,提高工厂效率。

    2023年06期 No.414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1 ] |[阅读次数:7 ]
  • 半空心自冲铆成形性影响因素研究

    高勇;黄俊;

    阐述了机械连接技术在汽车白车身制造中的应用趋势,半空心自冲铆技术作为钢铝连接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技术,其过程工艺参数对白车身连接强度的影响至关重要。阐述了半空心自冲铆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汽车量产过程中白车身半空心自冲铆常见的2种质量缺陷,分析了铆钉高度不足及封闭端破裂问题的影响因素,通过对铆接设备进行调试和铆接工艺参数优化,解决了铆钉高度超差和封闭端破裂质量缺陷,为白车身制造过程中质量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解决思路和方向。

    2023年06期 No.414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1 ] |[阅读次数:9 ]

材料应用

  • 隔热涂层对活塞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影响分析

    宋庆军;李文平;王明明;王吉洋;邓飞;邵亮;

    以汽车发动机铝合金活塞为研究对象,建立等离子喷涂涂层隔热性能分析仿真模型,综合分析粘接层材料及孔隙率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并对涂层样块进行隔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隔热涂层的存在使活塞金属基体的温度显著降低,其中ZrO_2隔热层+NiCrAlY粘接层的组合隔热性能最好,且随着粘接层孔隙率的增加,涂层隔热性能提升,但孔隙率过大会导致涂层与基体的机械结合强度降低,综合考虑隔热性能与结合强度结果,涂层粘接层的最佳材料为NiCrAlY、最佳孔隙率为10%,喷涂上述隔热涂层后,在实际工况条件下活塞的等效热应力值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2023年06期 No.414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 纳米陶瓷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

    胥洲;李润哲;成龙;谭福瑞;

    纳米陶瓷铝合金是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以铝或铝合金为基体,由一种或多种不同性质的增强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项固体材料,该材料不仅具有基体铝合金高塑性的优点,同时具备了增强颗粒高硬度、高模量的优点。纳米陶瓷铝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汽车等领域。重点介绍了一种通过化学方法在铝合金基体中原位自生出纳米陶瓷颗粒,该方法制备出的纳米陶瓷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刚度、高强度、高抗疲劳、耐高温的优越性能,其力学性能远高于铝合金,同时保持了铝合金良好的加工制造性能。

    2023年06期 No.414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 ]
  • 不同品牌DNPH管对车内醛酮类化合物测试影响的研究

    王惠丽;马渊;李晓强;

    研究了二硝基苯肼(DNPH)管的背景值,重点探讨了不同品牌DNPH管对甲醛、乙醛和丙醛回收率的影响以及同一品牌DNPH管对不同醛类物质回收率的影响,与采样条件对醛类物质收回率的影响,发现不同品牌对甲醛和乙醛的回收率影响较小,但对丙烯醛的回收率影响较大,同样,不同采样条件对甲醛和乙醛的回收率影响较小,对丙烯醛的回收率影响较大。

    2023年06期 No.414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 ]
  • 白车身冲压件工艺设计阶段材料利用率提升方法

    佟鑫;贾晓峰;闫佳奇;刘尚;

    白车身冲压件工艺设计阶段是材料利用率提升工作的重要阶段,从成形方式、工艺补充、料片形状、废料利用、减薄率检查5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在工艺设计阶段材料利用率提升方法。特别是针对工艺补充方面,目前的研究相对较少,可以通过优化制件边界线与凸模圆角根距离、拉延管理面宽度、拉延分模线方法提升冲压件材料利用率,为材料利用率的提升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与新途径。

    2023年06期 No.414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1 ] |[阅读次数:10 ]
  • 下载本期数据